|
|
身体的束缚并非指向迷途或困境,而是强调着爱的神圣与必须,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具有疗愈的力量。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开展“检护民生”——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以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利益,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现场探:盲道也“盲”然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黄色的圆点、规则的条形,从脚下传来的隐约安全感,在漆黑幽邃的世界里成为具象的关怀。盲道犹如静态的眼睛,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安全的前行方向,而盲道一旦被占用或被阻断,便极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侵害视觉障碍者合法权益。
近期,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全面摸排辖区主要道路,发现有的盲道铺设不连续、有的盲道破损严重、有的盲道被机动车占用或被窨井盖隔断成为“断头路”,导致盲道很“忙”,却不帮“盲”。检察机关排查问题线索13件,经调查核实,立案6件。共识催生行动,5月9日高新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到辖区蔡达岭轻轨站附近进行实地走访,查看该区域盲道铺设不连续且有的盲道被窨井盖占用的现场。检察官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代表立即达成共识,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做好盲道治理这一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共同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守护出行安全。
回头看:
设施要“有”更要“好”
在石阶两边增设一条无障碍通道,轮椅也可以拥抱自由,但若无标识牌指引,就可能会让行动不便者望而却步。细微处见真章,写有“无障碍通道”的指示牌看似寻常,却并非可有可无。雕塑广场入口处,看着眼前高大的指示牌,检察官欣慰地向大家介绍,“这里之前并未设置指示牌,方便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难以引起注意。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立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今天借此机会‘回头看’,我们才终于把心中的牵挂放下。”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关注“好不好”“管不管用”的问题。近年来,大连高新区检察院通过“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的方式,不断加强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辖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辖区共修复盲道260余处,整治无障碍坡道180余处,制作无障碍标识22个,建设无障碍设施70余处。
建议谈:
是权利而不是“恩赐”
城市的风貌不仅在于高楼大厦、车流霓虹,更在于人文关怀。让特殊群体拥抱美好生活,不仅需要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更需要凝聚公益保护共识,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在明媚的世界里相互照亮,携手同行。
5月10日,大连高新区检察院牵头组织召开“检护民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座谈会,邀请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参加。会上,高新区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姜健汇报了该院近三年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辖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听取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意见。对于检察机关立足职能,常态化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活动,为辖区残障人士及特殊群体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以个案办理推动系统治理,构建长效机制,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无障碍设施建设度量着城市温度,折射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需要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高新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无障碍建设检察公益诉讼活动,依法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权利,不仅是法律监督职责的承担,更是为人民服务情怀的体现。”市人大代表对此给予肯定。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下一步,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将继续以“检护民生”为契机,坚决扛起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益保护责任,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携手打造连续贯通、安全便捷的无障碍环境,为隔离的灵魂开放爱的通路,让生活无“碍”且有爱!
|
|||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