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检护“未来”】第一期:家庭教育从学习开始
时间:2022-04-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专栏-检护“未来”

- 让家庭教育“对位”又“对味”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父母们从此带娃也要“依法”了。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帮助家长学法、懂法、用法,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动态,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切实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使教育“对位”又“对味”,大连高新区检察院邀请大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学硕士盖晓红在“检护未来”栏目中,与大家一同探讨“育儿心经”,传授“育儿真经”,在“依法”带娃的同时,共缔和谐家庭,共护祖国未来。

 

盖晓红,心理学硕士,大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与心理辅导工作27年。在压力(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受邀为国内近20个城市的教育、金融、部队、司法、服务等行业做专题报告、辅导讲座200余场。曾获得辽宁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如何尽到做父母的职责,把孩子培养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说它不简单,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家庭教育很重要,重要到国家都立法了。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也就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家长可不能随心所欲了,因为搞不好就有不遵守法律的嫌疑。

 

最近我就遇到一个案例,爸爸在家里管孩子,孩子电话报警,让警察把爸爸抓走,因为父亲打他违法了。

听到这个案例的家长们一定也跟案例中的爸爸一样,很恼火、很无奈吧。

 

难道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了?打不得了?

 

当然能管啊。而且不打不骂,也可以教育好孩子啊。至于怎么操作,咱们在以后慢慢来聊。

但这个案例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醒!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没有捷径,更不能简单操作。

就如同我们发烧了,能直接就吃退烧药吗?当然不能。至少得先知道是啥原因导致的吧?

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一样,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我经常遇到家长询问: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怎么办?等等。

都是非常着急地问,怎么办?

很少去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着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家长的做法不对,我必须指出:

咱们应该想一想,

虽然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让父母操心的事情,但是有些问题为什么在咱家孩子身上发生,而别人家的孩子没出现类似的现象?

这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家长就可以免责吗?

孩子的问题从哪里来?

 

 

在我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孩子"的根源不在学校、社会,而在家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原因:

观念落后、

欲望太高、

方法简单。

即使有些孩子表面上看不出问题,成绩也不错,也挺听话。

但家长们是否知道:

你的孩子可能是隐形抑郁?

你的孩子有过多次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

 

恐怕不知道吧!

我这学期有门心理学公选课,限选30人,目前已经有4名同学在跟我"控诉家长"了。

他们有些表达了愤怒,而有些非常的自卑。表达愤怒的,在我看来是好事,至少宣泄了。我更担心的是那两个自卑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调整,后果不可想象。

 

请问家长们,听了我讲的这几个案例你们不后怕吗?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恐怕还是不知道。

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好,没有。

有哪位家长不爱孩子,没有。

(极端案例我们不在这里讨论。)

但,恰恰是你的所谓"爱"、不恰当的"希望"伤了孩子。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

做不好,正常。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做不好,也正常。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一直做不好的理由。

 

 

当你只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或大声吼叫次数不断增加时,这不是你爱孩子、替孩子着急的证据,而是你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黔驴技穷了。

你已经无话可说、无计可施了,对吧?

你一次又一次重复低效、无效的话或行为本身,就会让孩子对你感到失望并不再信任你。

 

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咱们要改变,

而改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什么是"爱"?

学习孩子能接受的"爱"的方式。

 

当孩子看到你开始学习样子,

他的改变也会开始。

 

因为孩子不会乖乖听话,

但他们会模仿、

会察言观色。

 

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

学习……

 

 

检务指南
工作流程
检务须知
新闻发布会
法律文书公开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查询
刑事申诉 公开审查
网上举报

【检护“未来”】第一期:家庭教育从学习开始

  2024-12-09

 

专栏-检护“未来”

- 让家庭教育“对位”又“对味”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父母们从此带娃也要“依法”了。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帮助家长学法、懂法、用法,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动态,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切实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使教育“对位”又“对味”,大连高新区检察院邀请大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学硕士盖晓红在“检护未来”栏目中,与大家一同探讨“育儿心经”,传授“育儿真经”,在“依法”带娃的同时,共缔和谐家庭,共护祖国未来。

 

盖晓红,心理学硕士,大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与心理辅导工作27年。在压力(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受邀为国内近20个城市的教育、金融、部队、司法、服务等行业做专题报告、辅导讲座200余场。曾获得辽宁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如何尽到做父母的职责,把孩子培养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说它不简单,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家庭教育很重要,重要到国家都立法了。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也就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家长可不能随心所欲了,因为搞不好就有不遵守法律的嫌疑。

 

最近我就遇到一个案例,爸爸在家里管孩子,孩子电话报警,让警察把爸爸抓走,因为父亲打他违法了。

听到这个案例的家长们一定也跟案例中的爸爸一样,很恼火、很无奈吧。

 

难道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了?打不得了?

 

当然能管啊。而且不打不骂,也可以教育好孩子啊。至于怎么操作,咱们在以后慢慢来聊。

但这个案例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醒!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没有捷径,更不能简单操作。

就如同我们发烧了,能直接就吃退烧药吗?当然不能。至少得先知道是啥原因导致的吧?

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一样,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我经常遇到家长询问: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怎么办?等等。

都是非常着急地问,怎么办?

很少去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着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家长的做法不对,我必须指出:

咱们应该想一想,

虽然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让父母操心的事情,但是有些问题为什么在咱家孩子身上发生,而别人家的孩子没出现类似的现象?

这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家长就可以免责吗?

孩子的问题从哪里来?

 

 

在我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孩子"的根源不在学校、社会,而在家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原因:

观念落后、

欲望太高、

方法简单。

即使有些孩子表面上看不出问题,成绩也不错,也挺听话。

但家长们是否知道:

你的孩子可能是隐形抑郁?

你的孩子有过多次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

 

恐怕不知道吧!

我这学期有门心理学公选课,限选30人,目前已经有4名同学在跟我"控诉家长"了。

他们有些表达了愤怒,而有些非常的自卑。表达愤怒的,在我看来是好事,至少宣泄了。我更担心的是那两个自卑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调整,后果不可想象。

 

请问家长们,听了我讲的这几个案例你们不后怕吗?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恐怕还是不知道。

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好,没有。

有哪位家长不爱孩子,没有。

(极端案例我们不在这里讨论。)

但,恰恰是你的所谓"爱"、不恰当的"希望"伤了孩子。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

做不好,正常。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做不好,也正常。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一直做不好的理由。

 

 

当你只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或大声吼叫次数不断增加时,这不是你爱孩子、替孩子着急的证据,而是你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黔驴技穷了。

你已经无话可说、无计可施了,对吧?

你一次又一次重复低效、无效的话或行为本身,就会让孩子对你感到失望并不再信任你。

 

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咱们要改变,

而改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什么是"爱"?

学习孩子能接受的"爱"的方式。

 

当孩子看到你开始学习样子,

他的改变也会开始。

 

因为孩子不会乖乖听话,

但他们会模仿、

会察言观色。

 

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

学习……

 

 

友情链接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版权所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电话:0411-82207509 邮编:116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