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跟随盖教授继续共同学习,如何做家长。
上次我们说到了家长的学习。
有的家长听了,可能不赞同或者不服气。
理由我都猜出来了。
不信,您听听我说的对不对。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父母也没学习,不也把我教育的挺好的?
这话没错。父母那一代的教育方法在当时适用。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父母”在那个时代确实牛啊,他们知道的我们不知道,他们会的,我们不会……
而现今的我们与我们的孩子比,不仅我们的优势不明显(如,我们知道的知识,人家通过各种渠道轻松就可以获得),而且有些地方还可能处于劣势。
咱小时候玩啥?咱孩子玩啥?
“emo”、“修仙”、“脸黑”是啥意思,您知道吗?
不知道吧,但咱孩子可能知道。
各种手机app,谁用的顺?孩子们啊。
有的父母不服气了,非要管,也行。
那我悄悄告诉您:不能硬来,得用“方法”!
这个我们在以后会慢慢告诉您,凡是讲道理不好使的,都得用“方法”。
完全照搬上一代的教育方法,用到现代的孩子身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对于“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的认识,大多数家长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奋力追赶啊。就像我,孩子都读研究生了,我还在学习,因为我不想被孩子们落下。至少,在精神层面上,我想跟他们保持一致。
还有的家长会说:我也想学习,我也想管孩子,可是没有时间。
这是最没有说服力的理由!
先从我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一位父亲,因为疫情,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孩子才上小学,数学不太好。这个父亲非常着急。
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下班后都通过视频的方式跟孩子交流,辅导数学。渐渐地孩子数学成绩提上来了。
这位父亲可不可以不管孩子的学习?可以,因为不在身边啊。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就是朴素的做父亲的责任心使然吧。
再忙,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吧?
就算10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上下班的路上,听书总可以吧?
若是您真的忙到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实现,那我提醒正在听这段录音的您想一想:
都是为了孩子,把一小部分时间放到多挣一点钱与为了孩子自我提升上相比,哪个性价比更高?
我们往长远了想,就能找到答案。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想教育孩子,首先得了解并接纳他们。
推荐刘润的《进化的力量》,(没有任何带货的意思,他都不知道我是谁。)因为这本书中总结了00后的9个特点。大家可以去翻阅一下。
学习
说到底,看书是学习,请教是学习,听书也是学习,只要您高兴,其实什么方式都可行。
学习对于家长而言,没有早晚。
早一些固然是好的,但只要您想成长,其实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因为,对于孩子,对自己,总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