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检护“未来”】第五期--眼睛往哪儿看?心思往哪儿用?
时间:2022-07-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家长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始家庭教育分享的第五讲:

眼睛往哪儿看?心思往哪儿用?——孩子的长处与志向、时代发展趋势。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付出很多,金钱、时间、精力等。也正因为付出多,往往就要求回报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没毛病。毕竟,谁也不想做赔本的买卖。可事实上,家庭教育"赔本"的结果不在少数。恨父母的、心理出问题的、不省心的、啃老的……。有人说,都是考试制度(尤其高考)闹的。唉,高考又躺枪了……(此处应该有无辜的表情)。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一大早上,朋友圈就是各种祝福,金榜题名、超常发挥、考神附体、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充分说明大家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考成绩重要吗?当然重要。未来美好生活只能靠高考成绩吗?当然不是。我当天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大概如下:孩子的考试心态受父母影响很大,所以,大宝们请要稳住!请相信孩子。有家长说了,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站着说话腰疼不疼,我有发言权,因为我是过来人。一我的我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几乎就是在站立中渡过;二我家曾经有高考生,如今研究生在读;三我曾为上百个家庭做过中、高考心理辅导。这样的经历,无数次触动我去思考:为什么孩子、家长那么容易焦虑?决定命运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高考成绩的作用有多大?在这里,借用高考做个比喻:如果以一生作为时间计算单位,高考最多就是生命全程中的一次"月考"。人生的考试有很多,哪一场考好了,也不会一劳永逸;哪一场考不好,也不等于说人生就完蛋了。什么才是决定命运的、影响力比较持久的主观因素呢?这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的必须好好想一想。家长虽然不是教师,但与教师相同的是,都要起到引导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如何确定我们的引导对孩子是有益的?那就必须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

 

历史发展的事实、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指向了同一个答案:性格。长得好、高考成绩好是令人羡慕,但那是一时的好。长的再好,也有变老的那一天;考的再好,也不能管一辈子。但性格好,终生受用。谁不愿意跟性格好的人在一起?谁都愿意帮助性格好的人。性格好的孩子,不会不努力学习,因此,学习成绩就不会太差。如果性格好、学习也好,那就接近于完美。所以,家长与其把钱花在让孩子去参加课外补习班、特长班,不如多花点心思培养孩子的性格。好的性格就是自信、乐观、宽容、坚强等。这些好品质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都是通行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就得先从了解孩子入手。此时,家长要想一想,咱家孩子有哪些长处?他的志向是什么?

有的家长说了,“孩子还小,不定性,没有啥志向。”没关系,那就从兴趣入手。家长又说了,“他的兴趣就是玩或吃。”这也不错啊,能玩好,那也是长处,好好引导,说不定会培能养出一个职业玩家啊。吃,也不简单。爱吃并会吃的人一定都热爱生活并心情愉快("酒足饭饱"的那种快乐大家都懂的),不大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即使有困扰,他也能通过有效的吃来缓解。吃着吃着,还有可能把吃变成了工作,厨师、美食主播等一系列与吃有关的职业。您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吧,吃里面的学问、故事、美学、功夫,可一点不少。其实我想说的是:一是,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二是,要针对孩子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如果我们能经常对孩子的长处加以肯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信;如果我们能热爱工作、生活、遇事能冷静处理并被孩子看到,那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看到并学到乐观、宽容与理性;如果我们的孩子爱读书、运动,时间长了,坚强就会油然而生。家长说了,孩子不爱读书、不爱运动怎么办?我来告诉您,孩子不爱读书,通常可能是家里没有书、没有读书的人、没有读书的氛围。运动亦然。有的家长说了,我们孩子学习成绩挺好,是不是就没啥问题了?那可不好说,好多小学、初中学习成绩挺好的孩子,上了更高年级突然就不想学习,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去上学的情况。追溯一下,会发现多半存在之前家长只关注成绩,而忽视性格培养的问题。如没受过啥挫折、不知道挫折来了应该怎么办、如何与人相处……所以即使学习成绩不错,也不能忽视性格培养。

学习之余,可以参与做些家务,至少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或是有机会检验一下人际交往能力、体味一下遭受打击的感受(当然这些不用家长刻意去制造情境,顺势而为即可)。如果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打击能力等都比较强,那走到哪,都不怕。

 

总之,性格培养关乎孩子的一生,家长朋友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只要我们去相信孩子,因材施教,因势力导,做好榜样,用心为他们的成长培土施肥,那么自然花开有期,芬芳自郁。

我们今天的教育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发。下一期的话题是:同伴关系处理,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再见。

 

不可错过的注意力提升小妙招 脱贫大决战!秉着赤子心,检察官只为“一个也不能少” 家长们注意啦!警惕骗子借疫情冒充老师潜入班级群诈骗 家长们注意啦!警惕骗子借疫情冒充老师潜入班级群诈骗 不可错过的注意力提升小妙招
检务指南
工作流程
检务须知
新闻发布会
网上咨询
法律文书公开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查询
刑事申诉 公开审查
网上举报

【检护“未来”】第五期--眼睛往哪儿看?心思往哪儿用?

  2024-08-02

 

家长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始家庭教育分享的第五讲:

眼睛往哪儿看?心思往哪儿用?——孩子的长处与志向、时代发展趋势。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付出很多,金钱、时间、精力等。也正因为付出多,往往就要求回报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没毛病。毕竟,谁也不想做赔本的买卖。可事实上,家庭教育"赔本"的结果不在少数。恨父母的、心理出问题的、不省心的、啃老的……。有人说,都是考试制度(尤其高考)闹的。唉,高考又躺枪了……(此处应该有无辜的表情)。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一大早上,朋友圈就是各种祝福,金榜题名、超常发挥、考神附体、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充分说明大家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考成绩重要吗?当然重要。未来美好生活只能靠高考成绩吗?当然不是。我当天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大概如下:孩子的考试心态受父母影响很大,所以,大宝们请要稳住!请相信孩子。有家长说了,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站着说话腰疼不疼,我有发言权,因为我是过来人。一我的我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几乎就是在站立中渡过;二我家曾经有高考生,如今研究生在读;三我曾为上百个家庭做过中、高考心理辅导。这样的经历,无数次触动我去思考:为什么孩子、家长那么容易焦虑?决定命运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高考成绩的作用有多大?在这里,借用高考做个比喻:如果以一生作为时间计算单位,高考最多就是生命全程中的一次"月考"。人生的考试有很多,哪一场考好了,也不会一劳永逸;哪一场考不好,也不等于说人生就完蛋了。什么才是决定命运的、影响力比较持久的主观因素呢?这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的必须好好想一想。家长虽然不是教师,但与教师相同的是,都要起到引导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如何确定我们的引导对孩子是有益的?那就必须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

 

历史发展的事实、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指向了同一个答案:性格。长得好、高考成绩好是令人羡慕,但那是一时的好。长的再好,也有变老的那一天;考的再好,也不能管一辈子。但性格好,终生受用。谁不愿意跟性格好的人在一起?谁都愿意帮助性格好的人。性格好的孩子,不会不努力学习,因此,学习成绩就不会太差。如果性格好、学习也好,那就接近于完美。所以,家长与其把钱花在让孩子去参加课外补习班、特长班,不如多花点心思培养孩子的性格。好的性格就是自信、乐观、宽容、坚强等。这些好品质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都是通行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就得先从了解孩子入手。此时,家长要想一想,咱家孩子有哪些长处?他的志向是什么?

有的家长说了,“孩子还小,不定性,没有啥志向。”没关系,那就从兴趣入手。家长又说了,“他的兴趣就是玩或吃。”这也不错啊,能玩好,那也是长处,好好引导,说不定会培能养出一个职业玩家啊。吃,也不简单。爱吃并会吃的人一定都热爱生活并心情愉快("酒足饭饱"的那种快乐大家都懂的),不大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即使有困扰,他也能通过有效的吃来缓解。吃着吃着,还有可能把吃变成了工作,厨师、美食主播等一系列与吃有关的职业。您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吧,吃里面的学问、故事、美学、功夫,可一点不少。其实我想说的是:一是,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二是,要针对孩子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如果我们能经常对孩子的长处加以肯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信;如果我们能热爱工作、生活、遇事能冷静处理并被孩子看到,那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看到并学到乐观、宽容与理性;如果我们的孩子爱读书、运动,时间长了,坚强就会油然而生。家长说了,孩子不爱读书、不爱运动怎么办?我来告诉您,孩子不爱读书,通常可能是家里没有书、没有读书的人、没有读书的氛围。运动亦然。有的家长说了,我们孩子学习成绩挺好,是不是就没啥问题了?那可不好说,好多小学、初中学习成绩挺好的孩子,上了更高年级突然就不想学习,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去上学的情况。追溯一下,会发现多半存在之前家长只关注成绩,而忽视性格培养的问题。如没受过啥挫折、不知道挫折来了应该怎么办、如何与人相处……所以即使学习成绩不错,也不能忽视性格培养。

学习之余,可以参与做些家务,至少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或是有机会检验一下人际交往能力、体味一下遭受打击的感受(当然这些不用家长刻意去制造情境,顺势而为即可)。如果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打击能力等都比较强,那走到哪,都不怕。

 

总之,性格培养关乎孩子的一生,家长朋友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只要我们去相信孩子,因材施教,因势力导,做好榜样,用心为他们的成长培土施肥,那么自然花开有期,芬芳自郁。

我们今天的教育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发。下一期的话题是:同伴关系处理,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再见。

 

友情链接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版权所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电话:0411-82207509 邮编:116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