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检护“未来”】第七期—青春期孩子逆反怎么办?
时间:2022-08-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家长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始家庭教育分享第七讲:青春期孩子逆反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像变了一个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父母(有时候也可能是老师)多说两句,就容易出现过激言行,如爆粗口、摔门(书)、肢体冲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扬言不上学了、干脆真就不上学了,诸如此类等等,我们通常认为这就是逆反。孩子出现逆反,家长这个气啊!恨啊!难啊!不管吧,作为父母,心里不落忍,担心这样下去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管吧,轻也不是,重也不是。轻了,没啥效果,反反复复,耳旁风一样;重了,家里气氛瞬间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听到这,有家长(通常是父亲)说了,我就不信打不服他!还真别说,我见过挺多父亲跟儿子(也有女儿)上演全武行的案例,结果您知道吗?大多数父亲不仅没占到便宜(除非您有武功或者敢下狠手),还使得亲子关系更加糟糕,孩子逆反行为愈演愈烈。咋就打不过呢?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个子可能比父母还高,出手也不太知道轻重,加上激情状态下意识狭窄(跟激情犯罪的状况相似),不管不顾,结果可想而知。就算父母勉强在体力上占了上风,孩子也不会服气,心里憋着呢,指不定下次会想啥招。所以,在此劝家长们一句,千万不动手哈。咱们是有文化、有头脑的人,智取、智取、智取,重要的事情在此说三遍!!!具体怎么智取呢,让我重头说起。

首先,当您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变了,跟小时候不一样了,说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您确实用心了,那我必须给负责任的您点个赞。棒棒哒!

其次,我再送给您一颗定心丸,上述逆反行为,大多数孩子都出现过,或轻或重而已。也就是说,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与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当然,青春期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也有两种例外,需要特殊处理。 第一种情况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换句话讲,也就是说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是心理问题的症状,心理问题解决了,相关症状也就消失了。

而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得找专业人士。由于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一句两句交代不清楚,在此不详细讨论。第二种情况孩子突然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变故),不知所措,也可能出现过激情绪与行为,这时候如果有家人(朋友)等的陪伴并与其共度难关,过激情绪与行为通常不出3个月就会消失。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正常情况下的逆反心理与行为。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逆反心理与行为呢?

 

只有知道原因,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青春期逆反心理与行为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也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与心理因素。生理方面就是青春期的大脑发育状况、激素水平使然,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您如果想详细了解具体情况,推荐一本书:《解码青春期》。

在这里,我只简单说明一下脑与心理、内分泌与心理的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举例说明。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首先是因为人有复杂的大脑。为什么喝酒的人情绪、行为举止与平时不同,就是因为脑在酒精作用下,功能发挥受到影响。(当然,尽管醒酒后,有的人辩称自己不记得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但也要为自己的酒后行为负责任。所以,咱最好不喝酒,不得不喝也要少喝哈。太耽误事。)因此,当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达到成人水平时,逆反行为必然随之减少。您听过甲亢、内分泌失调等这样的疾病吧?而这些病人有哪些情绪、行为表现您也见过吧?也就是说,激素水平也会影响心理与行为。

说到这里,您是否觉得青春期孩子的行为也是成长的必然表现,不那么奇怪了呢?说完生理,咱再说心理。

 

青春期生理的急剧变化,一方面,孩子也是措手不及,会有各种不适,这种情况下,对父母的过激情绪与行为,往往是无心之举。事情过去了,孩子自己都可能感到后悔,只是碍于面子等不知如何表达而已。

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个子、体力的变化,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成人感",也就是说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既然我也是大人了,那父母大人就不应该随便对我指手画脚,我也可以反驳他们,我也要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等等。民间有句话,"你翅膀硬了,所以想飞,是吧"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成人感"并不等于具有成人的心理水平,可是孩子自己并不清楚啊。所以,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在父母眼里往往觉得幼稚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问题来了,既然他们还不成熟,那就应该听父母的啊。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要提醒您思考两个问题:您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一是听话成长的快还是自己经历成长的快?二是父母怎样说话,您愿意听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说的就是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所以说,有些道理,您不用讲太多,讲多了,人家自然厌烦。而有些道理,您都不用讲,讲了她也理解不了,还是厌烦。您又说了,我不是怕她走弯路吗?您怕,他们就不走弯路了吗?这让我想起一个孩子跟我吐槽的一件事:同学邀请她出去玩,俩男俩女。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怕被骗。她因此不情愿的拒绝了同学,从此后再无人邀请她出去。可想而知,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会如何?孩子会多么讨厌父亲?您也会像这个父亲那样做吗?那我提醒您,法治社会、城市、四个初中生(平时都比较了解),能发生啥?不至于吧。再说了,有些弯路,走了,也不可怕,也是增加人生阅历啊。比如,学习与不学习哪个前途更好?说多了没用,让她自己去体验。如今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这么普遍,未来很长,她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家长们,咱别自己吓唬自己行吗?在此提醒只要不违法、不缺德、不伤害自己,这样的事,不要干涉,让孩子去体验吧。如果您就是希望孩子听您的话,请努力从她的角度、她的经验说起。这样她既容易理解,也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即使不会马上改变,大概率也不会逆反。这就引出客观原因引起的逆反这个话题。

孩子为什么会对父母说的话不愿意听?因为有些父母自以为是,说的不对,还不改正。比如家长们常说孩子们的一句话: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概的意思就是孩子们现在吃穿不愁,还对生活不满意,还不好好珍惜。那我替孩子们反问您几句:您努力工作了吗?也就是说,您做到惜福了吗?您愿意过现在孩子的日子吗?从早到晚学习,周末各种辅导班,一考不好就各种说……您的经验适用现在与未来吗?所以,上面那句话,不成立的,至少理由不充分,以后别说了哈。还有一句话,也非常容易让孩子们反感,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请问您做调查研究了吗?孩子们身上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事实上,孩子们身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接受新事物的态度、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等。还有的父母不了解、不理解孩子,就更容易引起逆反。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格外明显。有的父母就会不真诚的说一句:考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您是真的不在乎成绩吗?如果您真的不在乎成绩,而看重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我给您点赞。如果不是,咱就少说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觉得您虚伪。这点,往往成为孩子逆反的一个理由。

还有的父母会说:你是不是上课没听课?您看见了?更有的父母会心阴阳怪气地说:平时不努力,所以露馅了吧?以后别玩手机了。

 

发火的、骂一顿的父母,这里就不说了。孩子也想考好,考不好,他也很难受,此时他首先需要的是理解与鼓励,然后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各种原因,最后,他可能还需要您的督促等。逆反,固然让人不舒服。但也不是坏事,因为:至少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听的人反思自己是否有让对方逆反的理由。逆反,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无法避免。作为父母,应理性、冷静对待。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做,那就好好看看我写的这篇短文,耐心等待他长大。

我们今天的教育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发。下一期的话题是:习惯早养成,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再见。

 

不可错过的注意力提升小妙招 牵妈妈的手,讲“妈妈和我”的故事(一) 读“金句”,谈“豪情”,学“大学”,充电模式已开启! 读“金句”,谈“豪情”,学“大学”,充电模式已开启! 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任务进展汇报会
检务指南
工作流程
检务须知
新闻发布会
法律文书公开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查询
刑事申诉 公开审查
网上举报

【检护“未来”】第七期—青春期孩子逆反怎么办?

  2024-12-09

 

家长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始家庭教育分享第七讲:青春期孩子逆反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像变了一个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父母(有时候也可能是老师)多说两句,就容易出现过激言行,如爆粗口、摔门(书)、肢体冲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扬言不上学了、干脆真就不上学了,诸如此类等等,我们通常认为这就是逆反。孩子出现逆反,家长这个气啊!恨啊!难啊!不管吧,作为父母,心里不落忍,担心这样下去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管吧,轻也不是,重也不是。轻了,没啥效果,反反复复,耳旁风一样;重了,家里气氛瞬间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听到这,有家长(通常是父亲)说了,我就不信打不服他!还真别说,我见过挺多父亲跟儿子(也有女儿)上演全武行的案例,结果您知道吗?大多数父亲不仅没占到便宜(除非您有武功或者敢下狠手),还使得亲子关系更加糟糕,孩子逆反行为愈演愈烈。咋就打不过呢?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个子可能比父母还高,出手也不太知道轻重,加上激情状态下意识狭窄(跟激情犯罪的状况相似),不管不顾,结果可想而知。就算父母勉强在体力上占了上风,孩子也不会服气,心里憋着呢,指不定下次会想啥招。所以,在此劝家长们一句,千万不动手哈。咱们是有文化、有头脑的人,智取、智取、智取,重要的事情在此说三遍!!!具体怎么智取呢,让我重头说起。

首先,当您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变了,跟小时候不一样了,说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您确实用心了,那我必须给负责任的您点个赞。棒棒哒!

其次,我再送给您一颗定心丸,上述逆反行为,大多数孩子都出现过,或轻或重而已。也就是说,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与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当然,青春期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也有两种例外,需要特殊处理。 第一种情况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换句话讲,也就是说孩子的过激情绪与行为是心理问题的症状,心理问题解决了,相关症状也就消失了。

而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得找专业人士。由于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一句两句交代不清楚,在此不详细讨论。第二种情况孩子突然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变故),不知所措,也可能出现过激情绪与行为,这时候如果有家人(朋友)等的陪伴并与其共度难关,过激情绪与行为通常不出3个月就会消失。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正常情况下的逆反心理与行为。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逆反心理与行为呢?

 

只有知道原因,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青春期逆反心理与行为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也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与心理因素。生理方面就是青春期的大脑发育状况、激素水平使然,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您如果想详细了解具体情况,推荐一本书:《解码青春期》。

在这里,我只简单说明一下脑与心理、内分泌与心理的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举例说明。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首先是因为人有复杂的大脑。为什么喝酒的人情绪、行为举止与平时不同,就是因为脑在酒精作用下,功能发挥受到影响。(当然,尽管醒酒后,有的人辩称自己不记得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但也要为自己的酒后行为负责任。所以,咱最好不喝酒,不得不喝也要少喝哈。太耽误事。)因此,当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达到成人水平时,逆反行为必然随之减少。您听过甲亢、内分泌失调等这样的疾病吧?而这些病人有哪些情绪、行为表现您也见过吧?也就是说,激素水平也会影响心理与行为。

说到这里,您是否觉得青春期孩子的行为也是成长的必然表现,不那么奇怪了呢?说完生理,咱再说心理。

 

青春期生理的急剧变化,一方面,孩子也是措手不及,会有各种不适,这种情况下,对父母的过激情绪与行为,往往是无心之举。事情过去了,孩子自己都可能感到后悔,只是碍于面子等不知如何表达而已。

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个子、体力的变化,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成人感",也就是说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既然我也是大人了,那父母大人就不应该随便对我指手画脚,我也可以反驳他们,我也要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等等。民间有句话,"你翅膀硬了,所以想飞,是吧"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成人感"并不等于具有成人的心理水平,可是孩子自己并不清楚啊。所以,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在父母眼里往往觉得幼稚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问题来了,既然他们还不成熟,那就应该听父母的啊。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要提醒您思考两个问题:您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一是听话成长的快还是自己经历成长的快?二是父母怎样说话,您愿意听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说的就是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所以说,有些道理,您不用讲太多,讲多了,人家自然厌烦。而有些道理,您都不用讲,讲了她也理解不了,还是厌烦。您又说了,我不是怕她走弯路吗?您怕,他们就不走弯路了吗?这让我想起一个孩子跟我吐槽的一件事:同学邀请她出去玩,俩男俩女。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怕被骗。她因此不情愿的拒绝了同学,从此后再无人邀请她出去。可想而知,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会如何?孩子会多么讨厌父亲?您也会像这个父亲那样做吗?那我提醒您,法治社会、城市、四个初中生(平时都比较了解),能发生啥?不至于吧。再说了,有些弯路,走了,也不可怕,也是增加人生阅历啊。比如,学习与不学习哪个前途更好?说多了没用,让她自己去体验。如今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这么普遍,未来很长,她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家长们,咱别自己吓唬自己行吗?在此提醒只要不违法、不缺德、不伤害自己,这样的事,不要干涉,让孩子去体验吧。如果您就是希望孩子听您的话,请努力从她的角度、她的经验说起。这样她既容易理解,也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即使不会马上改变,大概率也不会逆反。这就引出客观原因引起的逆反这个话题。

孩子为什么会对父母说的话不愿意听?因为有些父母自以为是,说的不对,还不改正。比如家长们常说孩子们的一句话: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概的意思就是孩子们现在吃穿不愁,还对生活不满意,还不好好珍惜。那我替孩子们反问您几句:您努力工作了吗?也就是说,您做到惜福了吗?您愿意过现在孩子的日子吗?从早到晚学习,周末各种辅导班,一考不好就各种说……您的经验适用现在与未来吗?所以,上面那句话,不成立的,至少理由不充分,以后别说了哈。还有一句话,也非常容易让孩子们反感,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请问您做调查研究了吗?孩子们身上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事实上,孩子们身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接受新事物的态度、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等。还有的父母不了解、不理解孩子,就更容易引起逆反。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格外明显。有的父母就会不真诚的说一句:考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您是真的不在乎成绩吗?如果您真的不在乎成绩,而看重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我给您点赞。如果不是,咱就少说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觉得您虚伪。这点,往往成为孩子逆反的一个理由。

还有的父母会说:你是不是上课没听课?您看见了?更有的父母会心阴阳怪气地说:平时不努力,所以露馅了吧?以后别玩手机了。

 

发火的、骂一顿的父母,这里就不说了。孩子也想考好,考不好,他也很难受,此时他首先需要的是理解与鼓励,然后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各种原因,最后,他可能还需要您的督促等。逆反,固然让人不舒服。但也不是坏事,因为:至少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听的人反思自己是否有让对方逆反的理由。逆反,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无法避免。作为父母,应理性、冷静对待。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做,那就好好看看我写的这篇短文,耐心等待他长大。

我们今天的教育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发。下一期的话题是:习惯早养成,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再见。

 

友情链接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版权所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电话:0411-82207509 邮编:116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