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检护未来,携“网”“童”行
时间:2024-02-18  作者:  新闻来源:大连市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20241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近期普兰店区院公众号特别推出【检护未来,携“网”“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知识专栏,进一步提升家长、老师以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安全素养,为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公民发挥检察作用,敬请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空间。寒假到来,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机率和时长大大增加,家长朋友们应当为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充分正确发挥网络在他们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一、督促孩子文明上网

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接触网络时,一些不良和违法信息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是未成年人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特点,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教育和引导孩子文明、健康上网,不浏览不良网页,不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

二、约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孩子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长期无节制地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不但影响其视力、大脑发育、骨骼形成,而且极易导致网络沉迷。因此,建议家长们合理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可通过在电子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学习和上网时间。

三、保护孩子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因此,建议家长们教育引导孩子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孩子行使相关权利。

四、预防孩子网络沉迷

作为监护人,父母对避免孩子沉迷网络负有法定责任。父母应当关注孩子上网情况以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防范孩子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因此,建议家长们要发挥榜样作用,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浏览网页和玩网络游戏,不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助孩子进行网络游戏认证。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为孩子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成就感。

五、特别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点击微信、QQ、短信、邮件中的不明链接、图片、文件。当接到有关中奖、集资等的电话和信息时要提高警惕。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定期杀毒,登录正确网址。网络交易小心谨慎,选择正规购物网站,培养良好支付习惯,开启实名认证。预防网络诈骗,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遇可疑情况,应当及时报警。

请广大家长朋友积极参与涉及未成年人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的监督,发现重大问题应立即向上报告。希望我们携手共同关注网络安全,在引导、教育孩子的同时,和孩子一起正确认识互联网,并健康、安全、文明上网。


检务指南
工作流程
检务须知
新闻发布会
法律文书公开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查询
刑事申诉 公开审查
网上举报

检护未来,携“网”“童”行

大连市人民检察院   2024-12-09

20241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近期普兰店区院公众号特别推出【检护未来,携“网”“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知识专栏,进一步提升家长、老师以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安全素养,为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公民发挥检察作用,敬请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空间。寒假到来,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机率和时长大大增加,家长朋友们应当为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充分正确发挥网络在他们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一、督促孩子文明上网

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接触网络时,一些不良和违法信息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是未成年人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特点,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教育和引导孩子文明、健康上网,不浏览不良网页,不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

二、约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孩子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长期无节制地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不但影响其视力、大脑发育、骨骼形成,而且极易导致网络沉迷。因此,建议家长们合理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可通过在电子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学习和上网时间。

三、保护孩子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因此,建议家长们教育引导孩子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孩子行使相关权利。

四、预防孩子网络沉迷

作为监护人,父母对避免孩子沉迷网络负有法定责任。父母应当关注孩子上网情况以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防范孩子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因此,建议家长们要发挥榜样作用,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浏览网页和玩网络游戏,不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助孩子进行网络游戏认证。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为孩子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成就感。

五、特别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点击微信、QQ、短信、邮件中的不明链接、图片、文件。当接到有关中奖、集资等的电话和信息时要提高警惕。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定期杀毒,登录正确网址。网络交易小心谨慎,选择正规购物网站,培养良好支付习惯,开启实名认证。预防网络诈骗,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遇可疑情况,应当及时报警。

请广大家长朋友积极参与涉及未成年人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的监督,发现重大问题应立即向上报告。希望我们携手共同关注网络安全,在引导、教育孩子的同时,和孩子一起正确认识互联网,并健康、安全、文明上网。


友情链接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版权所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电话:0411-82207509 邮编:116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