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信用等级按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A”、“B”、“C”和“D”级,按计分情况评价,计分满分为100分,根据不规范经营或执业行为、机构经营异常情况、受行政或刑事处罚、行业惩戒等负面信息予以扣减。《办法》共五章二十条。第一章为总则,明确制定依据、基本概念、主管部门等;第二章为信用等级评价,按照国务院关于信用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明确等级标准、信用信息来源、计分周期、计分方式等;第三章为信用信息的公示、查询、异议和修复,明确信用信息公示、查询方式,规定信用修复和异议申请等规则;第四章为结果运用,明确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将实施的分类服务和监管措施;第五章为附则,规定解释部门和试行时间等。
2023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
2023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进一步严格规范知识产权代理行为、有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目标,严格落实商标代理监管新规,持续强化专利商标代理整治,重拳打击各类突出违法代理行为,加快构建综合监管体系,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多元共治格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迅速响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蓝天”行动方案,并及时启动实施。
“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南部、北部片区工作推进暨跨区域联合监管活动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推进综合治理形成监管合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3年7月和9月相继在广州、乌鲁木齐举办“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南部、北部片区现场工作推进暨跨区域联合监管活动。活动期间,对涉及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5家专利代理机构进行联合集中约谈;深入8家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实地观摩“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工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涉嫌不符合执业许可条件的专利代理机构开展异地查办工作。
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2023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操作指引》。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工作既是运用信用监管手段强化专利代理监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专利代理监管效能的创新手段,对强化专利代理监管、维护行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自《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以来,各地方认真推进实施,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累计作出信用计分320条,涉及不规范经营行为、经营异常情况、行政处罚以及行业惩戒等计分项。
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启动
2023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继全面推进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后,在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湖北五省开展为期1年的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信用试点评价对象覆盖试点地方辖区内全部商标代理机构和其备案的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推广施行商标代理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对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行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2023年5月,第二届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行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活动以“强能力、提质量”为主题,围绕强化组织协调、目标实现和任务实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行风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研究制定代理行业从业规范文件,起草专利、商标代理业务的合同示范文本及相应的签订指引,研究制定专利、商标代理行业禁止行为清单。二是持续开展行业正面引导,向专利代理机构征集566件发明专利撰写案例,组织开展优秀典型案例评审。三是着力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坚持分级分类管理、防治结合原则,维护行业有序竞争环境。四是持续引导诚信经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公约》上墙活动,引导代理机构进一步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全年新增公约上墙机构2660家。
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培训班在京举办
2023年2月和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举办两期全系统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培训班。培训班以“强能力促监管、强监管促发展”主题,围绕《专利代理条例》《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解读、行政处罚程序解读、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及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审查政策解读、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政策解读、知识产权代理信用监管政策解读、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和代理监管重点工作等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并组织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代理、无资质专利代理等典型案例分享交流,为有效提升各地监管办案能力和监管效能夯实基础。
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警示案例发布
2023年1月和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两批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警示案例。第一批为11件商标代理领域警示案例,主要涉及代理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伪造或变造公文或签名、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第二批为12件专利代理领域警示案例,主要涉及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无资质专利代理、出租出借专利代理资质、未办登导致申请人权利丧失等行为。
第四批无资质专利代理行政处罚案件公示
2023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第四批57件无资质专利代理行政处罚案件。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对专利代理市场秩序、专利质量、委托人利益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打击无资质代理一直是“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自2020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四年对各地无资质专利代理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中公示,有效震慑了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彰显了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无资质专利代理的决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
|||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小平岛广场公建10-1号楼3单元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